首頁 -- 论坛首页 -- 生活雜談 -- 1993年《中国青年报》愚人节事件
1993年《中国青年报》愚人节事件
樓主:胖丁     時間:2014-04-01 10:48:30    點擊:632    回復:1          +0   
分享到:

1993年4月1日,《中国青年报》在第二版策划了一个专版《说得跟真的一样》,那时,愚人节之类洋节在中国远未“普及”,人们压根就未曾想堂堂的《中国青年报》会幽国人一默,所刊登的一组消息,说得跟真的一样:
1、 重奖知识分子新政策出台 博士可生第二胎
2、 计算机“爱上”人 以“身”殉“情”
3、 2020年 去月球炒地皮
4、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买假货不必用真钱
5、 结束隐居生活 日前推出新作 金庸复出
6、 古人今人不谋而合 北京新客站挖出一罐“苗条霜”
7、 前门楼子卖啦
8、 恢复夏时制
9、 济南将铺设啤酒管道

当事人张志钦的回忆:

1993年4月1日愚人节前夕,有个叫“惊喜广告公司”有意支助我们部门做点事,主编杨浪当时脑子一激灵,想给广大读者一个天大的“惊喜”,在愚人节那天学西方人出版一个整版的愚人新闻,也就是假新闻。他和我们大伙合计,一帮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拍手赞成。

我们这个部门当年是中青报改革的试点,主编全报社竞选,杨浪高票上任。此前,他是国内新闻部副主任。再由主编向全报社挑选编辑记者,他选了我们这些三十啷当岁不知道禁忌的男男女女。十几年后,再来评价杨浪的选人用人标准,必须服他高人一筹。

有了愚人节整版假新闻创意后,大家开始编假新闻。记得一些经典的新闻有:北京市政府决定把前门楼子卖了;国家计生委说博士生可以生两胎;青岛啤酒厂计划在全市架设啤酒管线,在家里拧开龙头就可以喝到新鲜的啤酒;北京西站施工工地发现“洁士苗条霜”的配方(当时这个品牌的化妆品在北京很知名);国务院决定今年夏天实行夏时制(头年刚宣布不再实行夏时制)……

一条一条假新闻的出笼,大家兴奋不已。但心里非常清楚,这些可都是假的呀,读者特别是中国的读者,刚开始知道什么叫“愚人节”新闻的时候,能接受得了吗?虽说有些担心,但一门心思想着在中国新闻史上弄出点动静、想给广大读者提供点娱乐因素的冲动推着我们还是冒险了。为了提醒大家这个版的新闻是愚人的假新闻,我们最后排版时做了一个通栏的大标题:“说得跟真的似的”言下之意就是假的。

报纸如期在愚人节当天出版。一大早,我们部门的人按计划去慕田峪爬长城。车走到半道上,报社办公室就电话追来,我们的愚人节假新闻报纸出事了,全国人大、国务院、北京市政府、共青团中央都打电话到报社质问为什么会出那么一个整版的假新闻,而且还涉及计划生育那么敏感的话题!质问我们到底想干什么!!!接下来的时间,我们的境遇可想而知。全体闭门好好检查,把事情前因后果说清楚,等待上级的处理。虽说后来北京真的把前门楼子租给了一家企业搞旅游开发、虽说现在有些学者也在呼吁放宽对高学历人士的生育限制、虽说我们给青岛啤酒厂的建议不失为一个创意,但终归那是十四年前呀。据说,当时上级要处分我们整个部门,但杨浪说,这事是他一个人的主意,是他让我们操作的,要处分就处分他一个人。结局也正是这样,杨浪受到了行政记大过、撤消主编职务。杨浪一个人替我们扛了,保护了我们这些小兄弟。谁能说这样的男人不是爷们,真爷们!

一位读者的回忆:

每到愚人节这天,我就希望报纸能轻松一把出点新花样。报纸能否做“假新闻”?借此幽默一把?早在1993年愚人节当天,中国青年报就做过这种尝试。
1993年那会,我住在济南,家里订了一份中国青年报,因为是通过邮局邮寄,中青报总是晚一天邮到家里。准确的说,我是在4月2日,看到了中国青年报的愚人节特刊。
1993年4月1日的中青报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,是因为当天刊登的一条和济南有关的消息吸引了我的眼球:济南市正在搞一项“啤酒管道工程”,管道接进千家万户,只要一拧龙头,不出家门就可以喝到当天的新鲜啤酒。
作为济南人,我看到这个消息很欣慰:水龙头哗哗淌啤酒,那是多么壮观啊。是按水表跳字计费呢?还是干脆免费?记得我还和家人讨论过这个便民工程的可行性。
但是认真的我,恰恰就没有注意中青报栏头的话:“说得跟真的一样”。
当天中国青年报愚人节特刊总共刊登了19条“假新闻”。其他还有,《重奖知识分子新政策出台:博士可以生第二胎》《卖假货不必用真钱》《恢复“夏时制”》《谁是世纪幸运儿》等。
如今网上还能搜到其中一篇《博士可以生二胎》
摘录如下:
  据国家有关部门今年的工作报告披露,为了提高人口质量,从今年下半年起,凡需重要科技人才的单位,可奖励博士生育第二胎指标。
 报告称,去年我国少生139万人,出生人口是近几年最少的,人口增长速度趋缓,与全国广大计生干部和群众的努力是分不开的,但由于偏重控制人口数量,忽略人口质量的提高,以至农村中文盲、半文盲第二胎出生率高达88.86%,。。。另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,我国残疾儿童有380多万,全国智力落后儿童一年的社会消费就需花费175亿元。调查显示儿童智力落后原因与其父母文化素质低下、不懂得孕期保健有关……
  还有一半大意是,我国制定了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新政策,并请“有关人士”谈了博士生二胎的7点好处,包括“减少重奖小汽车所带来环境污染、消费超前等社会弊端”,“减少下世纪聘用外籍教练、教师等的巨额支出”,尤其,第7条是“增加每年今日的节日气氛”。
该期由中青报社会周刊主办,栏头写着“说得跟真的一样”。右边有“本版提示”,告诉读者全部文章都是“5号漂流瓶”幽默新闻创作赛征文作品,不可信以为真——但是这个重要提示,大家都没有注意。头条:《重奖知识分子新政策出台 博士可生第二胎》。左边:《北京新客站挖出一罐“苗条霜”》。中间:《金庸复出》(里面写,金庸的新小说叫《冰比冰水冰》)。往下《2020年,去月球炒地皮》——这,在今天已经被证实确有其事。
特别是左上角的合成图片,飞人乔丹牛逼哄哄一手一份中青报,下面写“迈克尔·乔丹:社会周刊让我目瞪口呆”。
  当时的中国主流媒体中,《中国青年报》是思想最活跃、最敢讲话、最可读的一张报纸。《中国青年报》积聚了一批青年才俊。但是这次在当时颇为前卫的愚人节行为艺术,却惹了麻烦。
《谁是世纪幸运儿》一文被吵得沸沸扬扬,以至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首席代表特地为此事发表声明,称世界卫生组织从未发布过任何有关“世纪婴儿”的消息。
据当时中青报社会版的编辑杨浪回忆:愚人节特刊见报后,舆论大哗,他也因此背了处分。以至于,他突然间认识到在那里的发展空间有限了。随后,不久,杨浪离开中青报参与了三联生活周刊的运作。杨浪在后来接受访谈时说:1989年对于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,开始是带着一种激情、一种理想主义在做报纸;后来就去探讨做报的一些新途径,比如市场化的努力。当时,1992年《中国青年报》改版,出了三个周刊,杨浪做其中的“社会周刊”。愚人节应该就是当时的一种尝试。
在我印象中,中青报因为这次在当时另类的策划,受到通报“表扬”。记得好像没隔几天,还在头版做了一个道歉声明。
愚人节发表假新闻博读者一笑,我不懂是不是西方媒体的惯例?据说下至普通官员,上至总统,一不小心,都曾会成为这天报章开涮的对象。习惯了把报纸当圣经阅读的中国读者,当时显然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。今天恐怕不会了。


胖丁 的资料
胖丁 來自:
積分:1分
簽名:
上次登錄:2014-06-06
作者:Dang       時間:2014-04-01 回復  1樓

好搞笑阿!今天要怎么过呢?

首頁 > 论坛首页 > 生活雜談 > 1993年《中国青年报》愚人节事件
登录    |   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