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加利福尼亚的反华主义盛行时期,Locke成为了中国人的避难所。
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,中国劳工流入三角洲地区,开展着恢复农业用地的艰苦工作,许多人在此耕作庄稼。

1983年《苦瓜》(介绍Locke小镇的历史刊物)发表的一篇采访中,一位三角洲的居民Bing Fai Chow回忆起这段历史时说道:“我们从来不敢独自走在街头,除了在Locke,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地方。“
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,Locke成为了一千多名中国居民的家园。周末,当游客涌入镇上的赌场、妓院和鸦片窝点时,小镇的人数更是激增。
如今,主街的两层建筑基本上与过去无异,然而因为历史久远且长期的闲置,小镇的建筑摇摇欲坠。曾经展示过中国戏曲的明星剧院也岌岌可危。

面对这种情况,2004年,为了让小镇免于沦落为鬼城,有关机构成立了一个基金会。但Locke的命运远未确定。
据最新统计,小镇居民已不足80人,其中只有10多名中国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