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租房后買房是一種生活方式
先租房后買房是美國人成為有房族的一種方式,但現在民眾買房則面臨一些困境,有的人是因為房價高、收入低買不起房,有的人是背負債務較多,只好先還債后買房。而在美國房地產市場還存在一個大的製約因素,那就是住房庫存量低,二手房的庫存量只佔現有住宅的1.9%,在好的社區新建住宅炙手可熱,即使價格較高,也還是不缺買主。那麼美國哪些人是購房的主力軍,他們購房的主要考量是什麼,年輕人和中老年人在購房上有什麼不同,這些都可以成為觀察美國房地產市場狀況和美國人購房特點的窗口。
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2015年12月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,88%的受訪者認為購買住房是一個好的財務決定,而且年齡越大越認同這一點。對於美國多數家庭而言,家庭財富主要體現在住房上,早買房就等於早積累財富。72%的受訪者認為擁有住宅是實現美國夢的一部分,獨立住宅、兩輛汽車過去被視為中產家庭的標準配件,而現在年輕人買不起房也被他們看成是美國夢消失的一個要素。當然擁有住房還是美國人的追求,94%的租房者表示他們在未來一定會擁有住房。在租房者中53%的人是因為買不起房子而租房,30%的人是不希望買了房子後自己成為房奴所以租房。而從租房到買房轉變的主要因素則包括家庭、財務和地點等,33%的租房者買房是因為結婚和組成家庭,26%的人是家庭財務得到改善,13%的人是喜歡上在某地居住,7%的人是由於有了較穩定的工作。
25至44歲人群購房比例最高
住房是家庭最基本之需,沒有住房住的人群應是買房大軍的主力,美國18歲以上人群都可稱作是房地產市場的消費者。由於受房價、收入等因素影響,美國不同年齡段人群買房的比例存在較大差異。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公佈的社區調查數據,25至44歲人群是購房比例最高的人群;24歲以下人群購房比例最低;65歲以上人群雖然多數成為退休族,但這個年齡人群購房仍有一定比例。表1的數據反映了從2005年至2014年美國不同年齡段人群買房的比例變化,其中較引人矚目的是,18至54歲人群買房比例下降,而55歲以上人群買房比例上升。2005年18至24歲人群購買住房佔當年購買住房者的比例為7%,到2014年比例下降到5%。
25至34歲人群購買住房在2005年佔當年購買住房者的比例為31%,是所有年齡段人群中佔比最高的;到了2014年,這個年齡段人群購買住房佔比下降到29%。2005年35至44歲年齡段人群購買住房佔比為26%,2014年下降到23%。雖然如此,25至44歲人群依然是美國買房人群的主力軍,2005年這個年齡段人群購買住房佔比為57%,2014年佔比依然超過50%,為52%。45至54歲人群購買住房的比例變化不大,佔比基本保持在17%至18%之間。2005年55至64歲年齡段人群購買住房佔比為11%,2014年上升到14%。65歲以上年齡段人群購買住房2005年佔比為8%,2014年上升為12%。
為何美國65歲以上人群還有不低的買房比例?
當然他們買房不是為兒女置房,這個年齡段人群多屬於退休族,美國人退休後為了更好地養老,往往在住房上打主意。首先兒女成家立業,原先的大房子只有老兩口住著顯得空蕩,將大房子換成小房子不影響居住質量,而且還能增加養老錢。二是美國人退休後,喜歡到房價較低的地區生活,這樣賣掉老房子,再買新房子,這一切都是為了讓養老錢更充裕,所以退休老人買賣住房在買房族中佔有一定比例也就在情理之中。
(圖文源自美國房產網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)